清研智談 | 智慧鄉村旅游助推鄉村振興

智慧鄉村旅游逐漸成為許多地方發展鄉村旅游產業的共識,或將作為下一個旅游創新性發展產業。那么什么是智慧鄉村旅游呢?所謂的智慧鄉村旅游就是通過5G、大數據、虛擬現實、云計算和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結合的手段,為游客提供旅游服務、農產品在線和電話預訂、上網服務、旅游信息智能推送服務(自助導覽、自助導游)、旅游智能化安全監控服務的新型旅游形式。鄉村與數字技術在不同空間尺度上交織,“技術”與“智慧”為發展解放潛能,也為鄉村旅游“智慧化”帶來機遇。
旅游消費需求升級,推動鄉村旅游智慧化改造
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明確提出“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標志著我國鄉村建設進入數字驅動新階段。綱要要求激活農村要素資源,因地制宜發展數字農業、智慧旅游業、智慧產業園區等。2023年2月,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中國旅游經濟藍皮書》,預測2023年旅游市場發展呈穩定持續回暖趨勢,預計全年國內旅游人數、國內旅游收入、全年入出境游客人數都有大幅增長,約恢復至2019年的76%、71%、31.5%,旅游經濟復蘇勢頭強勁。
在全域旅游發展的背景下,游客出行趨勢由以往的出行方式團隊化、旅游體驗打卡化,逐漸走向出行方式自由化、休閑化、出行規模大眾化與家庭化,旅游目的地選擇個性化、多樣化和智慧化,對旅游公共信息服務的全面性、生動性和細致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標準需求。智慧鄉村旅游作為全域旅游未來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吸引投資、創造就業、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將有力積極推進農村高質量發展,鄉村旅游的智慧化升級是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

鄉村旅游智慧化的價值
營銷模式的轉變,帶來經濟效益
通過“互聯網+旅游”吸引資本投資,組成一支專業化管理隊伍,對各類數據收集和分析,了解游客的個人喜好和消費特點,從而精準定位游客的需求市場,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多樣化營銷模式,向游客提供個性化、針對性的旅游產品和服務。借助微信、微博、抖音、小紅書等自媒體平臺,將高質量內容進行線上推廣,提高用戶參與度及互動性,增加用戶體驗感,加深景點與用戶之間的黏性,從而吸引并提高線上用戶的實地體驗興趣與意愿。
產業價值的重塑
圍繞推進鄉村特色產業為中心點,以人的體驗中心,整合技術、管理、服務與市場環節,深度融合產品、場景、時空、虛擬和顯示,從而為游客提供更人性化服務和更沉浸式體驗的系統。隨著社交媒體、直播、云會展等交流方式的出現,有助于鄉村特色產業產品推介及營銷。
旅居體驗的升級
鄉村旅居體驗智慧升級,主要體現在“智慧服務”和“智慧管理”方面,對鄉村旅游設施進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和提升。通過游客定位、智能導航、電子門票、電子地圖、電子導游、智能導購、手機客戶端軟件、電子支付、互動社交服務、智能卡等一系列“黑科技”,大幅提升鄉村智慧化服務水平。同時利用智慧管理平臺,構建基礎設施設備、數字資源、展覽展示等與觀眾、景點、場館多角度全方位的數據融合,為公眾提供全新、多元、開放的定制化服務,著力提升旅游品質及旅居體驗水平。
鄉村旅游智慧化發展的困境
缺乏旅游智慧化服務理念和規劃
鄉村旅游發展較為粗放,缺乏智慧服務和管理認識,沒有形成清晰的智慧服務理念,智慧服務水平比較低,不能滿足游客的需求。目前各地智慧鄉村旅游發展較慢,智慧化規劃不夠完善,沒有透徹分析自身資源優勢及現有產業基礎,對旅游發展方向定位模糊,或盲目跟風,造成泛商業化、產品單一化、文化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新動力。
基礎設施信息化、數字化水平不足
智慧旅游需要應用大量的信息化、數字化技術,如云計算、物聯網、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虛擬現實技術、智慧終端技術等。目前鄉村信息化、數字化基礎較弱,導致鄉村旅游信息離散化、有效信息被隱匿,降低了旅游服務供給能力。在管理方面缺少信息化、數字化管理平臺,使鄉村旅游管理與監測、安全管理、秩序管理等都受到影響。
缺少專業的管理人才,市場營銷手段單一
智慧鄉村旅游發展需要管理學、旅游學、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知識有所了解,具備信息管理能力和互聯網思維的復合型專業人才。當前,多數鄉村沒有配備專門的旅游信息技術人才,甚至沒有專職的人員從事信息技術工作,導致鄉村旅游信息網站、微信公眾號的維護、信息更新、新技術應用等得不到保障。我國鄉村旅游資源豐富,但是盲目跟風導致旅游景觀雷同,缺乏差異化、特色化旅游產品與服務,同質化的旅游產品及服務導致現有營銷模式的有效性降低,亟待引入智慧營銷體系,以適應自駕型、散客型旅游模式。
智慧鄉村旅游案例——重慶市美心紅酒小鎮
美心紅酒小鎮為涪陵區重慶美心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投資建設,依托“智慧旅游綜合管理平臺”建設“最強數字大腦”,打造集數字化、沉浸化、智慧化一體的新型游客中心,集智慧游園、智慧驛站、智能廁所、智能化創新體驗產品、數字化紅酒文化展示廳、智能漢堡餐廳等于一體。其中,智慧驛站包含智能急救、共享設備、AI互動、智能儲物柜、機器人導游等。

游客只要攜帶一部手機,就能夠通過掃碼獲取導航地址、AR全景視圖、游樂項目基本信息,通過“刷臉”“刷手機”就能實現便捷智能支付,大大提高了游客游玩的便捷性。

美心紅酒小鎮利用智慧旅游綜合管理平臺,集成了視頻監控系統、公共廣播系統、智慧安防系統及數據中心機房,集監測、控制、維護、服務與管理功能于一體,實現對全景區的實時管控,且通過建立多跨度的數據交換體系,實現了景區與政府行業管理部門及其他景區的數據共享。同時建設停車場管理系統、智慧綜合自動化辦公系統、全媒體營銷應用系統、旅游輿情監測系統,從而全方位實現景區智慧化服務、智慧化營銷、智慧化管理,實現面向未來的智慧旅游新形態。

2022年,美心紅酒小鎮入選第三批重慶市智慧旅游鄉村示范點。

智慧鄉村旅游是鄉村信息化、數字化發展衍生的一個新命題,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資源開發鄉村旅游市場,推動鄉村旅游產業規模化發展、品牌化營銷。鄉村信息化建設推動與沿線配套設施、產業園區、旅游景區、鄉村旅游重點村一體化建設。數字鄉村發展推動數字化應用場景研發推廣,加快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制定休閑農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和休閑農業行業服務指南,推進智慧農業發展。在鄉村信息化、數字化條件下實施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工程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建設一批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推介一批鄉村休閑旅游精品景點線路,鼓勵發展教育農園、研學基地、鄉村露營游、鄉土文化體驗游等新模式。通過改善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提升鄉村旅游智慧化水平,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建設功能完備又保留鄉味鄉韻的宜居鄉村。
智慧鄉村旅游發展策略
“互聯網+”平臺優化服務功能,滿足游客精細化、個性化服務需求
運用“互聯網+”的模式,建立的網絡宣傳平臺,滿足游客對鄉村景區精細化、個性化服務的需求,促進優質服務的線上線下融合,全面提升鄉村景區服務水平;同時完善鄉村交通樞紐網,積極改善停車場、旅游標識等配套設施,打破景區景點的交通瓶頸。培育云旅游、云演藝、云娛樂、云直播、云展覽等新業態,打造沉浸式旅游體驗新場景。
智慧化服務平臺建設提質旅游服務智慧升級
“互聯網+智能技術”的結合,能夠規范引導智慧旅游公共服務平臺系統建設,構建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智慧旅游平臺,實現游客導航、導游、導覽、導購功能智慧化,解決鄉村旅游交通偏僻、交流阻塞等問題,實現信息快捷傳遞、游覽數字化等旅游服務。智慧旅游平臺全面覆蓋電子門票、風險事件處理、車流量監控等各個方面,從而滿足鄉村旅游全面監管的實際需求,也加快了數字鄉村建設。
智慧鄉村旅游的發展之路必定不是一帆風順,且不是一蹴而就的。智慧鄉村旅游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需要政府高度重視并鼓勵利用“互聯網+旅游”促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注重配套設施建設和軟性服務提升改造;培養文旅科技創新型和復合型人才;加大對旅游智慧化建設項目的扶持力度,鼓勵和支持本地企業參加智慧旅游項目建設,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建設和運營,為鄉村振興、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培養融合型、復合型人才,促進鄉村文化動態展示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智慧旅游發展的初心。鄉村旅游需優化地區人員結構,吸引高技術人才參與智慧鄉村旅游建設及管理,為智慧鄉村旅游提供技術支持和管理支持。同時要加強當地旅游產業人員培訓,提高當地人員的專業文化素養及服務理念,動態展示鄉村特色文化,以此延長地方產業鏈,實現智慧旅游經濟下的產業聯動發展。

清研靈智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評估、鄉村民宿產業調研、鄉村旅游與住宿業普查、旅游抽樣調查等方面深耕多年,具備研究咨詢、數據調研、數據挖掘、數據處理、信息平臺系統研發等相關能力,助力鄉村旅游智慧發展和全面鄉村振興。
撰稿 | 馮永 趙洪龍 清研集團旅游管理研究部研究員
編輯 | 李姝敏
圖片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