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庫:數字貨幣的戰場:美元VS人民幣
中國人民銀行和美聯儲都在為開發自己的數字貨幣做出努力。誰會贏得比賽的起點和終點呢?
上周,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透露,它已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合作,在2到3年的時間里構建和測試假設的央行數字貨幣,明確承認數字貨幣在該地區的快速發展。
此外,過去幾年,美聯儲通過其技術實驗室,與來自克利夫蘭、達拉斯和紐約的聯邦儲備銀行的應用程序開發人員進行內部實驗,以了解數字貨幣的含義。
與此同時,中國在發展國家數字貨幣方面取得了飛速發展,已經進行了各種測試和試驗。競爭中的哪種貨幣(數字美元或數字人民幣)將贏得比賽的起點和終點呢?
顯然,中國在開始階段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領先。據報道,在中國,已經與四大國有銀行,叫車巨頭滴滴以及至少20個其他實體(包括電信,食品配送和技術公司)展開了各種形式的測試。未來考慮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值得關注的是,如果冬奧會場景也在測試范圍的話,適配大型體育賽事的諸多應用場景,如酒店、超市、餐飲、區域交通等也將在探索之列。
甚至還有擴大試驗范圍的計劃,以覆蓋包括香港在內的一線城市,香港采用一種完全不同的方法來管理其自己發行的貨幣。
美國銀行分析師在6月下旬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在時間和用法上,中國在采用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方面似乎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
“鑒于美元的重要作用,美聯儲在有關數字貨幣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方面必須保持前沿,”美聯儲理事布雷納德在最近的演講中詳述了近年來其數字貨幣的發展。
這些觀點與9個月錢美聯儲主席杰羅姆·鮑威爾在2019年11月致國會的一封信中所說形成鮮明對比,當時他說美國中央銀行并未積極開發數字貨幣,并且相對于現有的貨幣工具,未發現潛在的實質利益。即使在六月,美聯儲已經開始對數字貨幣采取更加開放的基調。
鮑威爾今年6月與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舉行的虛擬聽證會上表示:我們有義務很好地理解它,而不是因為錯過一次技術變革,才意識到美元不再是世界儲備貨幣。因此,我們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
一些觀察家認為,應將重點放在人民幣或美元的數字化上,以擴大國際上廣泛采用該貨幣的潛力。但是這些數字說明了一個不同的現實。
盡管跨境人民幣結算量達到了創紀錄的19.67萬億元人民幣(2.83萬億美元),但人民幣仍僅占全球外匯儲備的2%,是2016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次將人民幣納入全球儲備資產時的兩倍。貨幣基金。中資銀行以美元計價的跨境債權占比63%,幾乎與美國銀行業的水平相同。
前述美國銀行的報告說:“人民幣的國際化正在發生,但增長率一直不均衡,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快。數字化可以促進一些人的采用,但不會立即破壞美元在全球金融中的主導地位。
其他人認為,更相關的競爭是中國是否可以有效地將傳統人民幣的更多使用轉換為數字人民幣,而不是將美元和其他貨幣流量直接轉換為人民幣。特別是對于那些尋求積極監控和管理資金流的受控經濟而言,都有許多好處。
在這方面,如果美國決定與PayPal,Visa或MasterCard等支付巨頭進行局部對抗時,如果決定與Alipay或WeChat Pay等競爭對手走上同樣的道路,美國就不可能超越中國。
還有人認為,數字人民幣最終可以成為在外國實體和中國市場之間進行跨境交易的更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