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談 | 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撬動能源革命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經濟和社會發展對能源需求量巨大。長期以來,中國主要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來源,但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環境污染、能源供應安全和氣候變化等問題日益凸顯。為應對這些挑戰,中國積極推動能源革命,加快能源體系向清潔、低碳和可持續發展轉型。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突破口。
一、以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為突破口撬動能源革命
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中國堅定不移推進能源革命,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能源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不斷優化,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產生活用能條件明顯改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強大的帶動作用更會引領新能源領域發生變革。在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及汽車“新四化”浪潮下,新能源汽車逐漸成為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曾指出,預計2030年我國電動汽車產銷將達到1500萬輛、保有量達到8000萬輛。一旦這個預測變成現實,將涉及能源結構的調整、智能電網的建設、交通基礎設施的升級等一系列問題,將是一場波瀾壯闊的工業革命。
二、政策支持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新能源車市場的爆發式增長,不僅得益于政府利好政策的扶持,也得益于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的不斷認可和接受。政策是影響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政策的制定和調整對市場的影響至關重要。中國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政策,如免征車輛購置稅、補貼和配套設施建設等。這些政策的實施促進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和普及,加速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6月2日,李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為更大釋放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會議提出要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實施后同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形成合力,大幅降低新能源汽車購置成本,有效助力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取得先發優勢。
從實施流程來看,免征購置稅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產品設定技術要求并實施目錄管理,滿足技術要求的車型經企業申請、主管部門審查后即可直接免稅,實施流程簡單。
從實施環節來看,免征購置稅政策直接面向消費者,在購置環節即時有效,消費者感知度高,促消費效果明顯。
從政策覆蓋范圍來看,免征購置稅政策定位于普惠政策,政策設定的技術要求相對較低。政策實施以來,進入免征車輛購置稅目錄的新能源汽車車型市場占有率總體較高。根據中汽政研測算,2022年享受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市場占比超過99%,政策受惠面廣泛。
三、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面臨三大挑戰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還存在著“三大挑戰”,需要政府、企業和消費者共同努力,才能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共贏。
供應鏈抗風險能力的挑戰
目前國內車企的供應鏈長且脆弱,很多供給側單一性風險難以規避。解決這些風險不但要求車企的供應體系要實現多元化,同時要加大自產比例。
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挑戰
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入規模化快速發展的新階段,整體市場滲透率超過25%,但仍存在細分市場、區域市場發展不均衡問題,部分場景、地區尚不具備大規模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條件。例如,2022年我國乘用車領域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達到27.8%,而貨車領域不足10%;華東地區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全國銷量的41%,而西北地區、東北地區不足5%。
二手車保值率低,價值鏈不健全的挑戰
二手車作為汽車價值鏈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保值率不能保障,就會嚴重打擊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信心。對于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汽車,三電系統在整車價值中約占70%,其中電池約占40%。因此,三電系統的保值率將決定整車的保值率。目前亟待完善的有幾個方面:一是建立新能源二手車殘值評估標準;二是建立電池檢測公正透明的標準;三是優化三電系統質保。
四、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機遇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機遇。從需求側看,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費結構等正在發生深刻變革,14億多人口的生產生活方式向綠色低碳轉型,催生了對新能源汽車的巨大需求,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潛在市場空間。從供給側看,經過多年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水平顯著提升、產業體系日趨完善、企業競爭力大幅增強,不斷推出順應消費升級趨勢的新產品新服務,供給體系對需求的適配性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得到消費者認可。
能源轉型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
全球各國正在進行能源轉型,逐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新能源汽車將會成為未來交通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利用方式。
技術突破帶來更好的性能和用戶體驗
新能源汽車行業在技術研究和開發方面迅速發展,特別在動力系統、電池技術和智能駕駛等方面。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新能源汽車的性能將會不斷提高。例如,電池技術的改進將會提高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將會提高其動力性能。
智能化技術帶來更多商業模式
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技術讓新能源汽車從單一的交通工具進化到了成為智能終端和服務的載體。這種智能化技術相信會帶來更多的商業模式。例如,按需共享汽車、無人駕駛、物流配送等領域,這些新的商業模式極大的拓展了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場景和商業價值。
新能源汽車在未來會成為汽車市場發展的主要方向。新的技術突破、政策推動和發展機遇都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成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撰稿 | 李妍 清研集團能源電力研究部研究員
編輯 | 陳澤璽
圖片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