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庫:不僅抗疫硬核,更要復工精準之河南經驗調研
作者:
李小萍 ? ?清研智庫研究員
畢賽云 ? ?清研智庫研究員
于 ? 江 ? ?清研智庫研究員
清研智庫研究員譚盼盼、劉曉平對本文亦有貢獻
當前,疫情發展正處于擴散-管控的關鍵時刻,要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抓細防控工作,統籌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復工復產是維護經濟社會正常運轉的前提,復工復的是民生,復產復的是經濟,復工復產關系到國計民生。在做好疫情防范工作、確保員工健康安全和生產安全的同時,要強化政府監管責任、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提升員工自身責任心,形成合力,下好全面復工一盤棋,構建好“政府-企業-員工”的戰“疫”復工命運共同體,打贏戰“疫”持久戰。
“清研智庫”圍繞當前河南省復工情況及疫情期間推出的各項復工復產舉措,通過問卷吧調查系統進行了線上調查,了解整體復工情況,重點關注當前群眾在舉措的及時性、針對性、可操作性、實效性等方面的滿意度和復工需求,調研組共計回收有效問卷2153份,覆蓋河南省18個市級行政區域。
一、復工復產政策精準,公眾滿意度較高
河南省作為防疫重省、人口大省、經濟要省,河南省按照國務院“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分區施策”的要求推出多項舉措,在嚴抓防控工作的同時平穩進行復工復產:
在復工防疫方面,提出要“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因地制宜推進復產復工”,各地區根據疫情狀態做出工作部署和明確企業復工復產的各項防疫要求,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在財政稅收方面,圍繞有困難的小微企業,利用緩交社會保險費、延期辦理社會保險業務、加大創業擔保貸款力度、降低“水、電、氣”用能成本等方式幫助企業穩崗發展,緩解企業壓力;在農民工復工方面,作為勞務輸出大省,為了推動農民工進行復工,保障群眾收入,助力完成脫貧攻堅工作,采取“四有一可”模式,即有組織地開展健康監測、有組織地開展勞務輸出、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有力引導留鄉就業創業、建設可追溯信息系統;在交通出行方面根據各地區疫情的嚴重程度采取不同交通管控策略,全部撤除高速路收費站交通管制,取消不合理車輛和人員勸返措施,確保交通運輸暢通,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可靠的運輸保障。
疫情期間河南省的各項復工復產保障政策出臺及時,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肯定,調查數據顯示,河南省各項復工復產保障政策的群眾綜合滿意度得分為8.36分。從及時性、針對性、可操作性、實效性四個維度分別來看,對各項政策可操作性的認可度最高,87.57%的受訪者認為各項復工保障和支持政策可操作性較強,便于基層實施;85.00%的受訪者認為政策針對性較強,能夠精準地解決復工復產的難點和重點;83.46%的受訪者認為政府反映迅速,各項幫扶政策發布及時;82.25%的受訪者認為各相關部門全面落實復工復產相關政策措施,切實有效地推動了復工復產。
?
圖1政策不同維度滿意度
二、超七成受訪者已復工,百人以上企業復工率最高
根據對公眾復工調查來看,77.48%的受訪者表示已經開始復工,其中41.44%已經回到工作單位正常上班,另有36.04%采取的是在家辦公的形式,如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大多采取這種方式進行復工。
從行業類型看,復工率最高的是農、林、牧、漁業,復工率達88.52%,這有賴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各級各部門在抓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毫不放松保障生產,如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專門發文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嚴格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壓實縣級政府穩產保供屬地責任,確保春耕生產順利開展;其次是社會基本生活保障行業的復工率較高,如電熱氣水等生產和供應業,復工率超過80%;復工率較低的是教育培訓以及住宿餐飲業,復工率均低于30%。
?
圖2不同行業類型復工率
從企業規模(從員工數量的角度)看,企業職工規模在501-1000人的企業復工率較高,達到81.67%;企業職工規模在1001人以上的企業,復工率為78.92%;企業職工規模在21-100人的企業,復工率為74.91%;企業職工規模在101-500人的企業,復工率為68.85%;而企業職工規模在20人以下的企業,復工率最低,為33.33%。總體而言,20人以上企業復工率較高,發展穩定性更好。
?
圖3不同規模企業復工率
三、復工期間防疫安全需求占主導,企業基本防疫工作落實較好
在疫情尚未結束的狀態下,公眾對疫情的擔憂普遍存在,做好防疫,保證安全是復工人員的基本需求。根據調查結果,超五成已復工人員對“上下班途中感染的風險”、“復工后的就餐問題”及“沒有個人防護工具(口罩、酒精、消毒液等)”等問題表示擔憂;還有41.86%的人擔心復工后會面臨心理焦慮問題。同樣,除擔心薪資是否正常發放,對未復工人員來說,“復工后買不到個人防護工具”、“擔心被感染”也是普遍關注的問題;另外,16.00%的受訪者因擔憂疫情而拒絕復工。
圖4復工與未復工的公眾關切
為避免復工復產后出現病毒傳染和暴發群體疫情,保證職工健康,河南省要求各復工復產單位、企業必須做好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如制定復工復產方案、建立職工健康臺賬、備齊疫情防控物資等,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有序進行復工復產。根據調查結果,超過90%的復工人員對本單位的基本防疫措施落實情況表示滿意,其中絕大多數受訪者認為“建立職工健康臺賬(每日測體溫、登記等)”、“口罩、酒精、消毒液、溫度計等防護用品落實到位”這兩項防疫舉措的落實情況最好,分別為93.65%及91.42%;超70%的受訪者表示“有宣傳標語和提示卡”及“設置臨時隔離點”等工作要求落實較為到位。
圖5復工防疫工作滿意度
四、過半受訪者預估收入將受影響,收入波動與企業規模相關聯
由于疫情影響,部分企業經濟效益下降,員工收入首當其沖,在本次調查中,44.14%的受訪者表示收入并未受到影響,該比例不足一半。從職工收入為正常收入的70%及以上的群體來看,數據顯示:規模小于20人的企業,收入為正常收入的70%及以上的占比為41.67%;企業職工規模為21-100人的企業,該比例為54.55%;企業職工規模為101-500人的企業,該比例為61.54%;企業職工規模為501-1000人的企業,該比例為25.00%;企業職工規模為1001人以上的企業,該比例為69.23%。總體而言,企業規模越大,其抵御經濟風險的能力較強,也能更好的保障職工利益,因此在疫情期間職工收入的變動幅度相對較小。
圖6預估收入為正常收入的70%及以上的企業職工占比
五、復工復產扶持舉措精準到位,超八成公眾呼吁擴大實施范圍
為恢復經濟,穩定就業,保障民生,河南省從金融、社保、稅收、政策和服務等方面推出多項支持政策及保障舉措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減輕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經營壓力,調查顯示,“降低企業用電、用氣、用水成本政策”、“利用專車接送等方式有序組織務工人員返崗”、“落實稅收優惠政策,降低社會保險費等”、“對中小微企業出臺減免房租”等扶持政策獲得群眾的普遍歡迎,超過80%的受訪者對這幾項舉措表示印象最為深刻,且希望擴大落實范圍。另外,仍有6.31%的受訪者表示對相關扶持政策不了解,宣傳力度不足,少部分受訪者反映在某些環節管控太嚴,影響了復工復產的進度。
圖7企業復工復產扶持政策公眾認可度
六、政策建議
河南省為保障企業在交通、財政、防疫等方面采取的舉措受到公眾廣泛認可,為進一步推進復工復產工作的順利進行,結合本次調研結果,清研智庫就河南省復工復產提出以下幾點優化建議:一是健全智能防控體系,精準落實各項防疫舉措,穩定社會復產復工情緒。充分利用現有的數據信息服務平臺,配合河南省現有“健康碼”數字平臺,探索“精密智控+精準服務”新模式,實現政府信息公示、企業業務辦理、人員復工登記、防疫物資發放、心理咨詢等一站式管理、監督與服務功能,使防控工作透明、公開化,建立從上到下、從內到外的防控體系,為公眾提供“心理口罩”、“心理防護服”。二是落實落細各類紓困措施,幫助部分行業、企業渡過難關,保障職工群眾收入穩定。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住宿餐飲旅游等服務業,眾多的中小規模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不僅為社會提供大量就業崗位,也直接關系著大眾的生活品質,在疫情狀態下,一方面要鼓勵引導這些行業、企業開展多元化的運作模式,提升服務的可擴展性和便利性,提高發展韌性;另一方面要研究出臺針對性幫扶政策并盡可能擴大幫扶范圍,幫助這些行業、企業渡過難關,對部分消費企業可進行專項支持以便滿足疫情消退后反彈性的消費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