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談 | 綠色電網,推動經濟生活轉型升級

電力行業,是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事關國計民生。但在我國經濟發展中,電力行業已成為碳排放的重點行業,那么如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以及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平衡,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方位綠色轉型,是當社會熱點議題。從傳統化石能源向低碳綠色能源轉型,采用零碳化技術,實現節能減排與能源結構優化,“綠色電網”便應運而生,電力行業向著綠色低碳方向發展,邁向高度綠色的未來。
將高效、節能、環保等發展理念,滲透在電網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的全鏈條中,應用在發電、輸電、配電、用電的全過程中,形成效率最大化、環境友好化、管理智能化的“綠色電網”。它不同于傳統電網,具有安全水平高、配置效率高、綜合效益好等優勢,具體表現在系統集成性、技術先進性、節能環保性和綠色建設實施的嚴格執行性等方面。例如,綠色電網通過流程優化、信息整合將實現電網信息高度共享的集成系統,提升電企的管理效率;采用高壓輸電技術、大截面導線和直流輸電技術、同塔多回輸電技術、緊湊型輸電技術等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實現綠色轉型發展;清潔、安全、經濟等優勢,二氧化碳和硫化物的排放大大降低,助力建設低碳生活。
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融入到電網規劃、建設、運行之中,發揮綠色電網,清潔、安全、高效等優勢,不僅對改善生態環境有重大意義,而且對于經濟、生活發展影響深刻。從全球來看,隨著各國對環境保護日益重視,清潔的、可持續的綠色電網發展迅猛,截止新冠疫情之前,全球綠色電網投資額達到2.25萬億美元。在我國,綠色電網在甘肅、重慶、云南等省市的轉型發展有所成就,為大力發展綠色電網提供寶貴的實踐經驗。
新型能源 領跑低碳生活
甘肅省新能源勢頭發展迅猛,作為我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已成為典型的“綠色電網”。目前,新能源裝機占比48%,清潔能源裝機占比62%,已經初具新型電力系統的雛形。在2021年甘肅新能源發電446億千瓦時,利用率96.83%,同比提高1.55個百分點。2021年5月-2022年4月份現貨市場結算運行期間,新能源利用率最高達到98.73%。甘肅省作為中國碳中和革命的領跑者之一,通過建設綠色電網、強化低碳運營和加大電能替代,累計減排二氧化碳1193萬噸,助力實現我國能源安全與能源轉型。此外,國網甘肅“努力做綠色發展的表率”,還發布了《電靚隴原2022—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服務幸福美好新甘肅履責行動書》,逐步落實黃河戰略,推出“電眼看黃河”系列數字產品,助力甘肅省節能減排,為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貢獻力量,實現“電沙成金”沙漠能源生態圈推動光伏治沙。

綠色體系 轉型升級電網
國網重慶以特高壓入渝為重點,創新電網和企業發展方式,助力綠色發展、服務“雙碳”目標。打造綠色電網,加快推動電網轉型升級,著力構建源、網、荷、儲多維協同的可調節資源庫,打造“計劃+市場”多元靈活的調節控制體系,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著力建設綠色企業,加強線損管理,廣泛應用節能設備、無紙化辦公等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加快綠色現代數智供應鏈建設。

清潔高效 鄉村振興提質
2021年,為實現鄉村現代化電網,云南電網積極推進綠色電網,啟動“電耀阿佤山”邊疆智能電網建設計劃。在云南電網公司范圍內,分布式光伏累計并網8384個,容量58.38萬千瓦。從2021至2022年,全省完成電能替代電量80.97億千瓦時。在2023年,隨著“電耀阿佤山”9項電網建設工程的陸續開工,完善清潔低碳的農村能源供給體系,建成安全可靠、綠色智能、柔性開放的新型智能配電網,為鄉村振興提質加速。在綠色電網的建設中,積極開展“以電代煤、以電代油、以電代柴”,以綠電賦能,通過助力能源供給清潔化、能源消費電氣化,不斷推動鄉村居民“衣、食、住、行、用”向綠色、經濟、低碳方向轉型升級。讓綠色電網助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鄉村現代能源體系。

綠色電網發展,堅持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綠色低碳原則,不斷完善環境保護管理體系,建立健全環境保護工作長效機制,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電網建設運行全過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服務美麗中國建設。當下,綠色電網已全面鋪開,清潔能源已成為“雙碳”新征程中的重要元素,在鄉村振興、電能替代、節能減排、環境友好型電網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為打造生態美、產業優、百姓富的和諧生活,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貢獻力量。
將電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相融合,以和諧、創新理念為基調,綠色電網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但是,正如美國曼哈頓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馬克?米爾斯所言,“傳統能源經濟徹底轉型為綠色能源,并不像把幾個人送上月球那么簡單,其難度就好像把全體人類永久性送到月球上居住。”要全面建設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電網,運轉高效,這不僅涉及到發展機制、政策的導向等,還涉及到先進硬件設備應用、生活方式理念轉變,依然任重道遠。
撰稿 | 劉永紅 清研集團能源電力研究部研究員
編輯 | 陳澤璽
圖片 | 網絡